秋阳杲杲,金风送爽。9月29日,麻城一中校园内涌动着一股探究真理、追寻智慧的澎湃热潮。北大数学黄金一代、国际领军的年轻数学家袁新意教授来访麻城一中,为高二学子们带来了一场思想深邃、精彩纷呈的数学专题讲座。活动由麻城一中校长张欢主持,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参与讲座,现场座无虚席,气氛热烈。  
一、探寻数学之魂:从抽象符号到宇宙秩序
讲座伊始,袁教授从“数学学科研究什么”这一根本问题出发,引领同学们步入数学的宏伟殿堂。他指出,数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而诞生,数学研究的巨大飞跃更是人类思想的进步与超越。从具体事物到“数”的概念,从抽象概念到符号表达,一个个数学符号如同“宇宙的密码”,是描绘自然秩序的无声诗篇,数学研究便是解读密码,揭示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数学之美。从代数、几何,再到分析数学,袁教授信手拈来,将数学的抽象与应用的广泛性娓娓道来,向同学们展开了一幅壮阔的数学智慧长卷。
二、点燃科学引擎:兴趣与好奇是永恒动力
 在探讨“科学研究的驱动力是什么”时,袁教授结合自身从县域中学走向世界数学前沿的成长历程,深情分享了他的心得。他强调,超越功利的好奇心是探索的最初火种,而对兴趣与热爱的执着坚守则是支撑远航的永恒风帆。 他围绕“数学研究是否有用”的话题,结合哈代、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真实事迹,生动诠释了“每一个新事物的背后,都可能隐藏着一片待开拓的广阔疆域”。启发同学们摒弃功利的实用准则,永葆好奇,常怀自信,寻找兴趣,坚守热爱,终会收获成功的果实。袁教授的目光闪烁着对学问的赤诚,他的言语满溢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自豪,真挚的分享使同学们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。
三、指点学习迷津:于思考与总结中见真章
面对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,袁教授给出了恳切而实用的建议。他反复强调,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“思考”与“总结”。他以“地圆说”的认识过程为例,鼓励大家像数学家一样思考,勇于探究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,深入思考“所有数据是否被已知条件完全确定”,同时要学会用整体思维看待具体问题和学科知识体系。同时他指出分配专门时间进行复盘总结的重要性,学会归纳以加深印象和理解,持续积累获得的成就感也会转化为坚持努力的动力。这些源自实战的经验之谈,如同暗夜中的灯塔,为学海航行中的同学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。
四、互动碰撞火花,梦想扬帆起航
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,现场气氛达到高潮。同学们争相提问,从具体知识方法到数学前沿动态,从时间管理到生涯规划,问题兼具深度与广度。袁教授一一耐心解答,妙语连珠,其严谨的逻辑、开阔的视野与平易近人的态度,深深折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。一次次响起的雷鸣掌声,是思想碰撞的火花,更是梦想被点燃的声音。 
 张欢校长在总结中对袁新意教授表示衷心感谢,并勉励全体同学以优秀前辈为榜样,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,勇于探索,勤于思考,让数学的逻辑之美、严谨之美、应用之美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,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  此次讲座,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,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它如一阵清风,吹散了同学们心中的些许迷茫;如一簇星火,点燃了探索数学王国乃至更广阔科学世界的无限热情。我们坚信,今日播下的这颗求索的种子,必将在不久的将来,于麻城一中这片沃土上,生长为参天的栋梁之材! 袁新意,北京大学讲席教授。1981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。2000年获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。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,获数学学士学位。2008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,获数学博士学位,并获美国克雷研究所研究奖学金。2011年,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。2012-2019年,先后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和副教授。2022年,获科学探索奖。袁新意的研究领域为数论,包括 Arakelov 几何,丢番图几何,算术代数几何和朗兰兹纲领。
来源丨麻城一中
|